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8月11日至今,我國已有四地報告從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而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為什么新冠病毒總在進口生鮮食品外包裝上檢測出?進口生鮮食品還能吃嗎?如何才能買的安心,吃的放心呢?

10地進口生鮮產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8月13日,陜西省疾控中心報告稱在對西安市蓮湖區方欣海鮮市場海鮮產品采樣核酸檢測中,發現一個批次的進口厄瓜多爾凍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這已經是8月以來我國第四起從進口生鮮產品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國內至少已有10起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均與進口冷凍生鮮相關。

情況回顧

01

7月3日,福建廈門,厄瓜多爾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02

7月3日,遼寧大連,厄瓜多爾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三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03

7月14日,江西萍鄉,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和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04

7月14日,重慶沙坪壩區,厄瓜多爾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05

7月16日,云南,凍南美白蝦包裝箱外表面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06

7月23日,遼寧大連,凱洋海鮮的冷庫食品、加工車間、宿舍、食堂等食品和環境的多份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07

8月11日,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08

8月12日,安徽蕪湖,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爾凍蝦外包裝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

09

8月13日,深圳市龍崗區對進口冷鏈食品排查檢測,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10

8月13日,陜西西安,方欣海鮮市場海鮮產品一個批次的進口厄瓜多爾凍白蝦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01

為何冷凍生鮮產品外包裝容易“中招”?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從10起進口生鮮產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情況中可以發現,涉事產品以南美洲進口生產產品為主。而目前,南美洲新冠肺炎疫情較為嚴重。

早在6月初,世衛組織就表示中美洲和南美洲已經成為新冠病毒密集傳播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5日,巴西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330萬例,厄瓜多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10萬例。

第二,低溫冷凍給了病毒潛伏存活的可能。

此前,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曾表示,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它在寒冷環境中能存活多久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一般來說,病毒可以在冷鏈中存活相當長的時間。當環境溫度低于-20℃時,一些已知病毒甚至可以存活20年。

02

冷凍生鮮產品還能吃嗎

外包裝上頻繁檢出新冠病毒,這引發了人們對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并導致新疫情暴發的擔憂。冷凍生鮮產品,特別是進口的冷凍生鮮產品還能吃嗎?

據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截至7月9日24時,全國海關共抽樣檢測樣本227934個,其中產品樣本43964個,內外包裝樣本147568個,環境樣本36402個,其中227928個樣本檢測全部為陰性。畢克新還表示,海關總署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源頭管控:

首先要求向我國出口冷鏈食品的全部105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部門,督促輸華食品生產企業完善食品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做好預防措施,保證輸華食品安全;其次重點檢查境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和監管責任落實情況,境外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情況,以及境外官方和企業對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新冠肺炎和食品安全有關指南的執行情況等;第三,采取暫停產品進口措施。針對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采取暫停其產品進口等措施。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范凱爾克霍弗(右二)

當地時間13日,深圳凍雞翅檢測出新冠病毒事件,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指出,中國衛生部門是通過對數千種冷凍食品的抽檢,才從“極少數”樣本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食物進行傳播,也沒有發生人因食用某種食品從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不必過度恐慌。即便病毒能夠存在于食物中,也可通過烹飪的方式殺滅。

03

如何選購、食用冷凍生鮮產品?

那么,如何選購和食用冷凍生鮮產品呢?在今天(16日)召開的廣東省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鄧惠鴻也對居民如何安全的購買、食用冷凍生鮮產品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鄧惠鴻最后表示,采取以上防范措施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放心享用這些冷凍生鮮食品。